新闻资讯

文化溯源 | 花绽秀彩 • 鸟鸣妙音


花,世界上最明艳的色彩,

鸟,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。


自上古的洪荒年代起始,人类便受着鸟语花香的陶冶,那是自然无心为之的至美,是万物无为自化的大成。


待到先民们学会雕塑泥土,描画纹样,花与鸟便成为了他们用古拙的笔触描绘的对象。


六千余年前,在仰韶文化出土的陶器上,一朵朵六瓣花盛放着,而白鹳正叼着它新鲜的渔获。几何的抽象有序,和写实的生动趣味,在文明的童年初露雏形,那是艺术稚嫩的双翼。


花瓣纹彩陶盆


鹳鱼石斧图彩陶缸


待到隋唐,细腻的工笔替代了粗犷的描廓,抽象有序的纹样衍生出复杂的形状结构,对天然植物矿物颜料的运用带来了丰富的画中色彩,但花与鸟,仍是画卷中的亮眼存在,它们在画家们笔下相得益彰地结合,成为了绘画中的一个独特题材——花鸟画。


有唐一代,诞生了诸多擅长花鸟画的画家。初唐薛稷精于画鹤,其画追求写真传神,开创了以六种典型动态描绘鹤的“六鹤图”样式。中唐边鸾是花鸟画的代表性人物之一,其作画以单枝为核心进行构图,注重鸟与花的呼应,以如同抓拍一般的生动和准确描绘出鸟的灵动与花的鲜艳,尺幅之间充满和谐的生机。画家对自然深入的观察和领悟由此可见一斑。


唐 边鸾 红花山鸟图


自五代十国至北宋前期,花鸟画衍生出以黄筌为代表的“富贵”画风和以徐熙为代表的“隐逸”画风。


黄筌自十七岁始便担任宫廷画师,历侍前后蜀、北宋,皆得器重。宫廷画师的生涯让他能够充分观察各种珍禽异鸟,他作画慎严精谨,十分写实。在用色上沉着明丽,颇有大唐遗风。


徐熙虽出身江南望族,但不肯出仕,画作也多以汀花野竹、水鸟渊鱼、园蔬药苗为主题,具有田园野趣。其画作以“落墨法”为特色,画意潇洒,相比黄筌更加疏放淡雅。但其“装堂花”作为进贡李后主的宫廷装饰画,位置端庄,骈罗整肃,别有一番意趣。


五代 黄筌 写生珍禽图卷


五代 徐熙 雪竹图轴


伴随着花鸟画的成熟与风行,南下的少数民族也逐渐受风雅浸染。辽朝贵族萧瀜尤善丹青,常向南宋求购名画以供学习。而他的传世之作《花鸟图》,正体现了他精妙的画工和优异的审美——


且看,那亲近溪流的红嘴蓝鹊,将石青色点上山岩与溪涧。那绕石而生的野月季,舒展着素白与粉紫的柔软花瓣。修竹挺立,为众生遮下一片清阴;八色鸫展翼,为画面平添一分动感。


辽 萧瀜 花鸟画轴


雲照漢唐取材辽代萧瀜花鸟图轴,将自然春景与生机野趣穿着于身。源自古画的灵感跃然衣上,伴您每个从容时刻。


修竹立节石青地,彩鹊扑翼玉粉天


再访经典交领右衽领型,尽显源自汉代的古典之美。巧妙结合现代裁剪技巧,塑造立体挺拔身形。

进口轻薄欧根纱化为柔软裙摆,带来随步生花的优雅。


结合国风新韵与传统活化元素,

让国宝魅力融入日常。

以挺拔版型搭配抗皱面料,

满足职场通勤需求。

一裳花鸟的芬芳与灵动常伴于身。






*部分图片来源:

河南博物院《花瓣纹彩陶盆》

故宫博物院《黄筌写生珍禽图卷》

凤凰新闻《唐代 边鸾花鸟画作品鉴赏》

古玩图集网《五代南唐 徐熙<玉堂富贵图>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》

上海博物馆 《五代 徐熙 雪竹图轴》

图码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查阅

孔六庆 《中国花鸟画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