蝴蝶飞
李贺
杨花扑帐春云热,
龟甲屏风醉眼缬。
东家蝴蝶西家飞,
白骑少年今日归。
缬,或曰绞缬,中华民族传统的印染手工艺之一,元代史学家胡三省在《资治通鉴音注》中对这一工艺作了详细的解说:“缬,撮采以线结之,而后染色;既染则解其结,凡结处皆原色,余则入染矣。其色斑斓谓之缬。”
在今天,这种通过扎线与染色的结合,将纺织品印上花纹的手工艺,有一个更家喻户晓的名字——扎染。
扎染染色前
扎染染色后
早在秦汉时期,中华先民们就已经掌握了扎染技艺。
隋唐时代,扎染技艺走向鼎盛,扎花手法、染色技艺、染料制作皆已十分成熟,来自中国的扎染制品与扎染技艺已广为流传,散布至世界多地。
甘肃花海出土紫缬襦绞缬图案
日本奈良正仓院收藏着一件唐代缥绞缬布袍。
素雅的布袍上,蓝色和浅红色的扎染条纹交织分明,简约而和谐的纹样至今仍不过时。
唐代缥绞缬布袍
布袍的红蓝两色分别来自靛蓝和红花两类自然染料,但令人惋惜的是,红花染色的部分现已褪色。
唐代缥绞缬布袍(局部)
雲照漢唐延续经典色彩
弥补时间带来的遗憾
日浸江中晚 罾悬木上休
缥蓝嫣,还原靛蓝与红花的亮丽色彩,融汇扎染格纹与战国袍形制,尽显古韵流长。
精选纱料,轻薄透气,带来舒适穿着体验。
立体收腰裁剪结合收拢型下摆,简约中塑造修长身形。
一体式荷叶袖自然舒展,明式子母套结对扣轻系优雅。
以素雅基调,成就大方气质,天成之色,形影相随。
经纬古今成约简
网罗风雅作素心
同染料带来的绚丽颜色相映成趣的,是无瑕的凝脂之白。
白圭无玷的高洁与肤如凝脂的秀美珠联璧合,化为纯净温润玉凝脂。
高级缎面丝毛面料铺陈光洁亮色,蚕丝里布带来舒适穿着体感,立体收腰版型与波浪形下摆组成张弛有度的流线,宽阔圆边翻领与简练五分袖精致优雅。
纯净的明亮,素雅的光华,那正是玉凝脂的无色之色。
谨守纯白无瑕之底色,
应和缤纷华彩的簇拥;
撷取来自盛唐的颜色,
留驻崭新时代的妙年。
缥蓝嫣与玉凝脂,
风格各异却素彩相合,
共同塑造优雅大方的东方气质。
*部分图片来源:
日本正仓院 《縹纐纈布袍》
中国丝绸博物馆 《一例vol.5 | 北朝绞缬绢衣的保护修复》
中国丝绸博物馆 《丝路之缬:古代中国》
凤凰网《中国扎染!做一回手艺人》
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《扎染》
网易 《独具魅力的沉淀之美:民间扎染工艺特色及其应用和传承》